感受力

journal

嘿,这是荒诞派 #

谈论感受力,却是源于它的另一面:理性。几百年来的发展,理性现已成为科学的一大表征。在自然学科称雄后,人文社会学科也引入科学的概念,进而附随了理性。

于是,我们看到了主义、流派、风格此类看似学术化的切割,它们一同将世界分门别类。然而,也正是此般定义,不断压制着感受力,并将其排挤到边缘。

比如,有人在欣赏绘画的时候,轻易地说出了流派和特点,这也的确会有助于我们沿着旧辙行路。但很明显的,这只是对理论的运用能力,而忽视了体察自我与外物的联系,搁置了来自内心,切切实实的对生活包括艺术的感受力。

你是一个文艺青年 #

而非理性同样发挥着作用,例如对“ 标签 ”的滥用。日常中总会听到说,不要给 XXX 贴标签或定性。但仍旧时有发生,这不得不归于这样沿辙行路的轻松和安全。

于是,看到西方就是自由民主,看到切糕就是欺骗敲诈,诸如此类的标签发挥着同主义流派一样的功效,区别只在于前者统辖实际生活,后者操纵知识领域。它们一同用语言为世界定义,仿佛一切都能一言以蔽之。

而之于个人,也逐渐受此影响,形成刻板印象,让多维的生活走向扁平。又懒于亲身感受万事万物的各不相同,懒于解放狭隘的偏见和闭塞的心,衍生出柯尔律治所称的“对怠惰的沉湎和对空虚的愤懑”。

钻戒是婚姻的开始 #

商业文化之下,广告不再仅仅为了满足需求存在,而是不断地创造需求。每天都有新的概念被提出:儿童水饺、老年奶粉,这些产品连同大大小小的物件,填满家庭的每一个隙缝。

于是,幸福成为了可测之物。让·鲍德里亚在《消费社会》中提及,我们对幸福的定义开始物化,它必须是“ 物、符号、舒适能够测得出来的福利 ”。房子轿车、年薪百万、父母双亡这些苛刻的标准被个别待婚女性提出,并以此为幸福的基础。

幸福的外在物化和标准模式,让对幸福的追逐成为了一种新型的“ 顺从主义 ”。然而,幸福本该是一种关系的融洽和自身的感受,是我们对此情此景的内在理解,由心去决定,而不是被商家鼓吹的必需品左右。

轻浮,一种物质生活 #

如果我们从外部看待我们的生活,如越来越多的人受了那些影响甚大,广为流传的社会科学和精神分析学的劝说而做的那样,我们就是在把我们自己看作普遍性的例子,而这样就使我们深刻而痛苦地疏离于我们自身的体验和我们的人生。

苏珊·桑塔格在《论风格》里这样写道。

这种疏离感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失所依傍和苦闷追求,因为我们不再把自我看作尺度来从内部寻找答案和意义,而是借用外物—或是间接经验或是正常标准—来审视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