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受不完美,才能戒断工具成瘾

journal

从2012年高中毕业用上iPhone 4,再到2016年研究生开始使用MacBook Air,试用和使用各类软件,我似乎也曾感染过“工具成瘾症”:不断试用新推出的APP,探索新的功能以及可能性,始终觉得下一个会更好。但经历过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”以及“差生文具多”的阶段,对于效率或记录工具,如今我已大致明确了使用偏好和习惯,在此做个小结。

本文主要包括如下工具:

记录工具 #

Notion,笔记存储

我最初使用的笔记工具是Evernote,用以存储学生阶段的各类课程作业、论文、读书笔记、创作内容。但随着Evernote完全转换为印象笔记,限制登录设备、功能冗余,以及即使购买了会员也无法消除的广告,让我对它失望,但并没有让我彻底放弃。

在试用了Notion后,我在Day One(2018/10/23)里写的是:它对“整理”的关注多过“创造”。同时,我对无法离线保存以及数据丢失心存担忧。直到2021年,在对印象笔记忍无可忍后,我才开始考虑去深度使用Notion,进而把重要资料蚂蚁搬家式地迁移。

如今,某些旧有资料还存储在印象笔记,一年打开不超过10次;更多内容存储在Notion,包括文章收藏、读书笔记、创作内容、旅行攻略等。原先的思考碎片,剥离到Flomo。Notion承担着“储藏器”或资料库的功能,但我更关注如何去消化已有内容、生成新的内容。

Apple Notes,临时记录

由于苹果生态的贯通性,不管是MacBook还是iPhone上的Notes,我所使用功能都很简单:某些内容的快速同步,以及生活常用信息的存储,包括银行账号、快递地址、临时笔记,以及证件荣誉的PDF扫描件。

Day One,日记

Day One的使用时间已十年有余。最早在美区限免下载,根据Day One(2014/07/03)的记录,中区限免后我又重新下载并恢复数据。

最初使用时,我经常插入照片,导致这个APP对内存的占用很大,即使是iCloud也会被塞满。后来我把照片清除,只保留了文本。在Day One从Classic升级为2.0后,它友善地为老用户保留了Plus功能,这么多年来一直免费试用。

我把生活里发生的事情以及各类milestone、情绪,都记录起来。在Day One的“那年今日”里看到过去事情的记录,会让人感叹时间和成长。忙碌时,每月2-3篇,清闲时会更频繁。如今,总计有909篇日记,还有8个菜谱。

Money Pro,记账

回忆起来,记账APP我使用过随手记、DailyCost、iCost,如今固定使用Money Pro。前面三个中随手记用得久些,但因为没有养成核对的习惯,所以总是会有出入,即使是换到Money Pro,也还是存在对账错误的情况。年初,我曾想换用MoneyWiz,但体验了两周后,还是重新用回Money Pro。

Money Pro的记账流程很顺畅,界面简约,功能也不复杂,按照自己设定的类别坚持使用,是有数据分析价值的。

关于记账,随用随记,月底会在Numbers上做收支和资产复盘,在有知有行APP更新时点资产用以观察收益情况。

Hipstamatic,相机

Hipstamatic是一款元老级的复古相机APP,学生阶段重度用户,购买了很多Pak,现在还是会使用经典模式,但并不频繁。曾写过一篇Combo分享,详见:用Hipstamatic制造一万个瞬间

除此之外,我还会使用RNI Films和Flashback、Dazzcam,但现在更多使用iPhone自带相机。

效率工具 #

Apple Reminder,提醒事项

曾经用过Todoist,很喜欢它可以同步到Calendar的功能,但随着免费期结束就不再使用了。Apple Reminder随着不断优化迭代,已经能够胜任大多数使用场景,比如周期性重复提醒、分类、网址跳转等。

Apple Calendar,日历

同样是Apple原生应用,轻度使用。目前把iPhone第二屏作为“每日概览”,放置了Calendar月历组件、Reminder当日任务,以及打通了Calendar并能显示天气的Fantastical(仅展示使用)。

TXT记事本,工作记录

因为办公电脑是Windows系统,而我又要做Work Journal,所以才使用记事本。大道至简,完全能够胜任。我的使用方法:- 后面写已完成的事项;> 写代办;~ 写碎片想法。

每天记录,每月归档,以便梳理周报和月报。

如果我使用MacBook,我大概率会选择一个昂贵的APP,叫做NotePlan。去年疫情封控期间在自用电脑上使用,订阅了一年,随着复工回到公司就不再使用了。NotePlan以日历+任务为核心完美整合了以上所有功能。

Streaks,习惯养成

一款习惯养成APP,其实是可有可无的,但一直用着。它具备自动化功能,比如睡觉时长、步数等达到设定目标会自动完成。

子产品Workout则值得推荐,我用它进行俯卧撑、仰卧起坐和深蹲的日常锻炼,坚持下去效果很好。

资讯工具 #

NetNewsWire,RSS阅读

这是一款开源的RSS阅读工具,在使用过Feedly、inoreader并因为墙的原因受限后,NetNewsWire成为我当前的主要资讯工具。

我订阅了博客、媒体等,感谢还在支持RSS功能的网站。

Instapaper,稍后读和Newsletter收件箱

Instapaper手机端虽然从应用商店下架了,但是网页端还是可以正常访问。此前更多是用于稍后读,但现在,我把Instapaper邮箱用以订阅Newsletter,感觉也挺不错的。

另外,因为对社交媒体上的负面信息,感到抑郁和痛苦,我从去年年底开始不再使用微博,大号只保留了最后一篇Post,其余的全部设置为仅自己可见,小号则关注了E大,接收些理财观点。这让我感到如释重负。(当然,我把更多时间浪费在了小红书上)

结语 #

经过上述的回顾和整理,我发现曾经在各种数字工具上花费的大量时间,是因为彼时有大量时间可以浪费

比如学生时期,大段的时间可以用来折腾。比如今年年初,我失业赋闲在家,不仅每天用Day One写日记,还试用了MoneyWiz,甚至下载了Time Pro记录运动、阅读的时间。但随着找到工作,每天忙碌起来,就会发现所有的工具最终都要服务于使用目的

技术主义者太迷恋工具对工作学习或生活的提升作用。抛开技术批判不谈,只说正面的提升作用,也是有临界点的。如果用一条曲线表示,在临界点前是上升的,但临界点后,这条曲线很可能就变得平滑。

以终为始,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;接受不完美,才能放弃去寻找一个完美工具。否则,工具成瘾症无法治愈。